强直患友答疑解难
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偏科疾病,而且其症状较为复杂,所以很多强直患友对自身病情了解不充分。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可造成患者关节疼痛肿胀,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关节受损程度愈来愈严重,关节融合变形,最终脊柱出现竹节样病变。脊柱出现竹节样病变,离脊柱畸形驼背也就不远了。然而,有患者在诊疗中对脊柱病变发生的过程不是特别了解,:“医生说我脊柱呈竹节样了,又说我有骨赘情况,究竟是咋回事?”
什么是骨赘
“骨赘”这个词大家觉得有点陌生,那么“骨刺”是不是要熟悉一点。其实“骨刺”和“骨赘”指的是同一种东西,只不过叫法不一样,一个是学名,一个是昵称。“骨赘”是“骨刺”医学上的名字,又称作是骨质增生,是软骨遭破坏后,软骨骨化形成新骨的过程。在病理过程上这是一种代偿反应,通俗一点来说即原来的软骨被增生的骨刺所替代。
骨赘形成主要是骨膜受刺激,或者是骨骼生长平衡遭受破坏,骨赘是一种常见的骨退行性病变,并不单单存在于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中。骨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,炎症诱发、遗传因素、力学环境改变、外伤、磨损等。骨赘的出现是关节遭到破坏,关节骨骼自我修复过程下的产物。骨赘通常情况下存在于骨骼的两端和四周。
什么是竹节样病变
竹节样病变一般出现在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时候,患者的脊柱关节样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,强直畸形,无法自由活动。正常人的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,其中包括颈椎7块、胸椎12块、腰椎5块、骶骨1块、尾骨1块。正常人的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,其中颈部、腰部段的活动度较大,胸部段活动度较小,骶段几乎无活动性。正常人脊柱之所以能活动是因为椎骨与椎骨之间有软组织连接,例如韧带、软骨、筋膜。而当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导致患者脊柱出现竹节样改变时,连接椎骨的软骨骨化,新骨形成,脊柱关节融合,关节间隙消失,形成了一整块。
骨赘是脊柱竹节样改变的过程
滴水成冰,非一日之寒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早期的关节疼痛,到晚期的脊柱竹节样改变,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,而是日结月累,病情加重,无菌性炎症反复不断侵蚀关节后的结果。
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,无菌性炎症附着在关节腔内,侵蚀关节,关节受损后自我修复,然后再受损,这个过程中关节腔内的代谢物无法正常排泄 ,排泄物和其他物质堆积在关节周围,形成炎性堆积。随着无菌性炎症侵蚀关节加剧,关节骨质受损,关节周围的软骨被破坏,新骨形成,就出现了骨质增生,即骨赘形象。骨赘越来越多,形成骨桥,骨桥再越积越多,向上发展,即是竹节样病变。